您可以输入30

金融市场

您所在的位置:
月线“十字星” 结构牛在路上
 

  沪综指月线三连阳之后,目前呈现十字星状态。在此背景下,近期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达了对牛市来临的信心,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姜超和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揭示出了结构性机会。市场高位盘整之际,券商研究人士纷纷唱多,背后有何玄机呢?

  券商纷纷唱多

  面对近来沪指3300点一线高位震荡,已经有部分资金选择获利出逃或者观望。

  从资金流向上看,沪深两市已经连续20个交易日呈现净流出状态。9月25日,沪深两市净流出金额为300.72亿元。

  从成交金额上看,9月12日,全部A股成交金额高达7563.93亿元,创年内第二高,此后便震荡下行,目前已经回到“4”时代。

  不过,杠杆资金却在跑步入场。6月以来,两融资金以每月200亿元-500亿元的速度入场。

  同时,部分券商首席表示看多。9月19日,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第二届“一带一路”与海外投资并购高峰论坛上表示,“牛市已经静悄悄地开始了”。他指出,A股企业现在的销售利润率处于正常偏高的水平,未来企业的增长,必须依赖于资产周转率的上升。上市公司未来资产的增长很可能在5%或者更低。在这个背景下,核心要回答的问题是未来销售收入的增长有多少。如果没有供给侧改革,现在销售收入增速大约在10%左右。在全球经济没有出现明显减速的情况下,销售收入增速在这个水平上即使出现腰斩,仍然比资产的增速要更快。基于上述分析,高善文认为,资产周转率的上升是可持续的,EPS也会不断上升,从而支撑A股股价不断上升。

  9月20日,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姜超在其报告中强调,“要放弃过去那种趋势性牛市的想法。因为在大水漫灌之下,才会出现鸡犬升天的大牛市。如果未来货币收紧或是维持中性,那么就很难出现趋势性的机会,而只会有结构性的机会。”

  姜超指出,如果货币中性,那么股票的表现将完全由业绩决定,业绩为王,价值至上,所以专业研究将能发现价值,而今年以来表现好的板块,无一例外都是有业绩支撑的资产。

  姜超表示,业绩来自于两个方面,对于周期和金融行业,如果收缩货币,那么需求扩张的逻辑是讲不通的,只有供给收缩的逻辑是成立的,所以大家要去寻找真正形成长期供给收缩逻辑的行业的企业,同时还要防范需求回落的风险,这一块其实长期看没有大机会。而对于消费和服务行业,因为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所以也是长期真正有需求支撑的方向,也是长期真正能够有业绩的方向。

  9月25日,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对当下结构性机会的认可。他认为蓝筹股后市依然有空间,原因有二:第一,目前市场PE约11倍,在全球范围内估值还是偏低的,有估值基础的;第二,今年经济企稳,蓝筹股业绩回升也支撑了估值。此外,MSCI纳入A股、养老金入市,都是对蓝筹股的强有力的支撑。就创业板而言,李大霄持相对谨慎态度,认为整体上估值仍偏高。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摘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