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金融市场

您所在的位置:
资金“出大入小”创蓝筹欲星火燎原
 

  今年上半年,白马周期轮番献艺,两市主板一路高歌猛进,但投资者却普遍感到“大盘涨了,钱却更难赚”。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数据发现,截至8月15日收盘,当前全部A股中尚有200余只股票正接近历史最低价格。它们绝大部分都是中小票,其中不少每股净资产水平还明显高于创业板和中小板平均值,且2017年中报业绩大幅改善。它们是当前市场中名副其实的“投资洼地”。

  而中报“窗口”启动以来,创业板整体业绩下滑广受诟病,7月期间周期股又集体逞强,令这块“价值无人区”愈发乏人问津。不过,分析人士预计,在当前市场热点风向切换的时点上,随着包括增量资金、投资基金加大对创业板配置力度,这批中小票有望步入价格向价值回归的快车道。在此期间,以基本面为指挥棒,中小票绩优股和绩差股将去伪存真、加速分化。从这个逻辑推理,当前正是结构性布局中小创的黄金时段。

  被掩盖的“金矿”

  结合估值水平看,其中明显有很多股票是遭到市场错杀和忽视的。以市净率来衡量,当前创业板整体市净率为4.47倍,而上述股票中就有60余只低于该水平,显示其内在价值正遭到低估。分区段来看,市净率低于2倍的有7只,以通源石油、龙源技术、裕兴股份为代表;在2-3倍之间的有25只,其中有飞利信、神农基因、福安药业等;在3-4.47倍之间的有35只,典型的有纳川股份、安诺其、北信源等。中小板中,情况大致类似。

  尽管上述统计忽略了企业经营面的实际情况,只是对相关企业价值的静态判断,但无论从防御性还是提前布局的角度看,其交易价值都十分突出,用被掩盖的金矿来形容亦不为过。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摘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7-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