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大型金融机构近期集中披露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整体盈利和收入普遍好于预期。不过良好业绩表现的背后喜忧参半,一方面利率上行和贷款增长带动利息收入增长,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平静导致交易收入明显下滑,引发担忧。
多家机构业绩超预期
近两周主要的华尔街金融机构均已发布财报,业绩表现普遍好于预期。
摩根大通第二季度净利润70.29亿美元,同比增长13%,收入264亿美元,同比增长5%;花旗集团净利润下滑3.2%至38.7亿美元,收入179亿美元,同比增长2%;美国银行盈利同比增长10%至52.7亿美元,收入230.7亿美元,同比增长7.3%;高盛实现营收78.9亿美元,净利润18.3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摩根士丹利净利润同比增长11%至17.6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银行业务占比更高的金融机构业绩表现要较投行业务占比更高的机构略胜一筹。这主要是由于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短期利率上行带动利息收入增长,抵消了交易活动放缓造成的冲击。
上季度美国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9%,至110亿美元;摩根大通借贷业务部门收入增长35%,至3.7亿美元。
业绩披露后,市场分析师对标普500金融板块第二季度盈利增速预期大幅上调。FactSet分析师对金融板块盈利最新预期增速为8.2%,显著高于此前的5.6%,位居标普500全部行业板块的第三位。
交易收入下滑引担忧
尽管整体业绩表现好于预期,但财报发布后,多数金融机构股价出现下滑,这主要是由于交易业务收入令人失望,引发投资者担忧。交易业务被视为华尔街最赚钱的业务之一。
去年第二季度,英国“脱欧”公投等事件导致市场大幅波动,令华尔街机构的交易收入表现强劲。而今年第二季度,金融市场波动性显著下降,格外平静的市场令交易活动放缓,导致多家机构的交易业务收入下降。
第二季度摩根大通固定收益和股票交易收入下滑14%,至48亿美元,其中债券交易收入下滑19%,股票交易收入下滑1%;美国银行固定收益交易业务收入下滑14%;花旗固定收益交易业务营收下滑7%;摩根士丹利表现略好,固定收益交易下滑4.5%。
高盛交易收入的降幅最高,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交易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滑40%。有分析认为,高盛交易业务表现显著不及同行主要是因为高盛在商品领域布局过大,而第二季度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且波动很小。
第二季度追踪22种商品期货合约的彭博商品指数下跌3.2%。衡量商品价格波动性的CBOE原油波动指数一直在30左右的两年来低位徘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