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中银协高峰:5G与IoT共建物联网金融生态,有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高峰认为,通过物联网对物品实体属性进行感知、定位和实时监测,有助于将“动产”赋予“不动产”属性,有助于拓宽实体企业融资渠道,也给予金融业研发新的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对供应链金融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5G如何优化、融合现有技术,对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形成支撑?”

  5月17日,在2022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分会场“5G+智慧金融”论坛上,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CIC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发展专家委员会成员高峰表示,5G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AI、物联网、云计算,包括AR、VR等技术的影响力非常大,会起到优化甚至融合的作用,由此产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增长点。

  一是5G和AI的融合,可赋能智能化升级。

  当前AI技术在规模推广中面临端侧成本高、数据质量差、安全可控性低等多方面挑战。而依托5G的低时延、高带宽特性,可为AI应用提高数据传输带宽和速度,为实现AI技术大规模、普适性应用奠定基础。

  高峰认为,5G和AI的融合应用能够触达金融领域各业务场景,尤其是在交互服务中,使用AI代替人工可显著降低成本,而人脸识别技术和智能风控的运用,缩短了资产对接的流程时间,大大提高审贷、放贷的效率。

  二是5G与云计算的融合,可灵活配置资源。

  5G解决了云计算在基础数据收集和底层硬件规模链接两方面瓶颈,带动云计算产业升级和发展。

  具体应用上,5G能够有效引领资源自动配置、快速部署。尤其是金融业务上云以后,能够通过企业云、行业云等渠道,打通和中小微企业的对接通道。

  三是5G与IoT共建物联网金融生态。

  5G为采集数据提供可靠连接手段,金融业可借助物联网实现虚拟金融与实体经济互联,5G技术支持金融物联网介入数量更多、类型更丰富的终端设备,不再局限于手机,任何的物联网设备均能成为业务发起入口,为金融业引入多种来源、多样化的数据,从而建立更加全面丰富的金融大数据体系。

  此外,高峰认为,通过物联网对物品实体属性进行感知、定位和实时监测,有助于将“动产”赋予“不动产”属性,有助于拓宽实体企业融资渠道,也给予金融业研发新的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对供应链金融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他提到,人民银行2021年底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强调了5G和物联网的融合,提出:“综合运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窄带物联网(NB-IoT)、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打造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与物互联网络和服务平台,实现移动金融终端和固定传感设备统一接入、管理和控制,为数字信贷、数字风控等金融业务提供海量物联网数据支撑,助力线上线下、内外部多渠道融合互联,促进云管边端一体化协同发展。”

  “以后我们会系列地发布跟物联网有关的金融应用标准。”高峰在会上表示,此前中国银行业协会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手、多家银行参与制定的国内首个5G+物联网智能金融应用领域的技术方案标准化文件对提高银行信贷业务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的风险管理能力起到了很大作用。

  四是5G和数字人的空间,促进AR/VR创新营销交互模式。

  “我们发现部分互联网银行和中小银行开始布局元宇宙,尤其是数字员工的引入,替代自然人重复简单工种岗位,为客户提供虚实相融的服务场景,增加对客户的粘性。”高峰说道,元宇宙的网络环境构建主要依托了5G技术。

  他认为,基于5G大宽带、低时延特性,云AR/VR逐步兴起,将大量的本地计算移到云端,实现了移动便捷、轻量和低成本。4G网络的带宽性能瓶颈难以满足AR/VR舒适体验,5G大幅改善网络性能,使得AR/VR设备传输速度、流畅度全面提升,提升设备使用体验与实用性。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朱英子)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2022-05-19)
【关闭窗口】